發布時間:2022-11-20 20:41:48 人氣:
據國防部(DOD)10月28日消息,DOD發布2022-2026財年戰略管理計劃(SMP)。SMP闡明了國防部長的戰略優先事項,與近期發布的國防戰略一致,重點是建立持久的優勢。根據DOD發布信息,該計劃提供了一個管理框架,用于描述一般和長期目標,以及DOD為實現這些目標將采取的行動,對挑戰和風險的應對措施。在2022-2026財年中,SMP將側重于四個戰略目標:專注于正確的技術和改變未來的力量;加強國防生態系統的復原力和適應性;關愛員工,培養員工隊伍;處理機構管理優先事項。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Kathleen Hicks)在介紹本次SMP時指出:“該計劃建立了問責制,以衡量币游国际app官方在實現國防戰略方面的進展;向總統、國會以及美國人民展示了該部門的透明度。”
據美國國務院10月30日消息,美國、日本、蒙古舉行三方會議并發布聯合聲明。三方討論了廣泛的地區安全挑戰、經濟問題和合作領域,及致力于實現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愿景。三方強調了國際法的重要性,包括《聯合國》和主權平等、尊重國家獨立和領土完整以及禁止以武力相威脅或使用武力的原則。三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促進法治、和平解決爭端、人權、環境保護和經濟發開云體育 開云官網展。三方強調希望深化經濟伙伴關系,包括通過加強在可再生能源、氣候變化、供應鏈韌性、關鍵礦產、知識產權和數字發展方面的合作。三方討論了改善蒙古商業環境和吸引能力的重要性,特別是來自日本和美國的。
據美國網絡司令部(CYBERCOM)10月27日消息,CYBERCOM通報10月份執行的“全球網絡空間防御”行動。CYBERCOM介紹,10月,該部門組織開展了一項廣泛的防御性網絡空間行動,重點是清除已知的惡意軟件,旨在“突出和增強CYBERCOM與合作伙伴的互操作性”。CYBERCOM在通告中提出:通過此次行動提高并統一了行動伙伴的信息和見解共享的一致性,在打擊惡意網絡活動時提高了美國國家網絡,系統和行動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據悉,本次行動于10月3日至14日進行,為期10天,在國防部多個網絡中同時執行,旨在搜索、識別和緩解可能影響國家網絡安全的公開已知惡意軟件和相關變體。
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發布10億美元的“技術和分析支持服務”項目招標公告
據美國政府采購網10月27日消息,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發布10億美元的“技術和分析支持服務”(TASS)項目招標公告。DARPA表示,TASS會在未來五年幫助該部門提供5到10個項目支持,TASS將支持該部門的國家安全技術任務,例如提供專業知識、幫助監督研發計劃、采購分析、支持以及評估等支持。據悉,DARPA于2018年向七家公司授予了第一份TASS合同(8.5億美元),該合同將于2023年8月到期,此次項目旨在開發下一個版本的技術和分析支持服務。TASS已幫助DARPA開展機器人挑戰賽、網絡大挑戰賽、頻譜挑戰賽等項目,以及特別項目研究和評估。DARPA使用TASS提供支持的辦公室包括:主任辦公室,生物技術辦公室,國防科學辦公室,微系統技術辦公室和合同管理辦公室等。
據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10月25日消息,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阿拉蒂·普拉巴卡爾在AAAS公開演講中提到2023財年科技研發將創歷史新高。此次演講是阿拉蒂·普拉巴卡爾在作為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主任的第一次公開演講。在演講中,阿拉蒂·普拉巴卡爾提到:“2023財年聯邦科學和技術的預算將超過2000億美元,其中1110億美元用于基礎和應用研究。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科學和技術預算要求。” 此外,她還指出,目前美國科學需要進行三個轉變:建立“需要什么”的心態,促進公平,并考慮科學的社會影響;促進科學和技術勞動力的公平性并確保研究的利益在全國公平分享;研發的社會影響,應利大于弊。
據路透社10月28日消息,谷歌公司正計劃對印度反壟斷監管機構作出的一項裁決提起上訴。印度競爭委員會(CCI)在此前的兩項決定中對谷歌處以總計2.75億美元罰款,一項是針對該公司收取應用內傭金的策略,另一項是濫用其在安卓操作系統市場中的地位。谷歌公司擔心,CCI的決定可能會增加其他司法管轄區的監管壓力。
據路透社10月31日消息,澳大利亞國防部授權的通信平臺ForceNet遭遇勒索攻擊。據知情人士稱,一些軍事人員的出生日期和入伍細節等信息可能已被竊取。然而,澳大利亞國防部稱正在檢查受影響數據集的內容及其包含的個人信息,但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數據存在泄漏。該部門已經通知所有國防人員,并建議更改密碼。技術專家表示,由于技能短缺導致網絡安全勞動力不足和工作強度過高,澳大利亞已愈發頻繁地成為網絡攻擊的目標。
據TechWeb網10月31日消息,英國ARM公司計劃改變授權模式,要求原始設備制造商(OEM)合作伙伴直接向該公司購買許可證。該變動源于ARM和高通公司展開的一起復雜的知識產權糾紛。高通公司在2021年收購了半導體初創公司Nuvia,希望直接獲得Nuvia的ARM許可。ARM對這一行為提起了訴訟,稱其違反了ARM許可協議的標準限制。目前,ARM正尋求改變其授權模式,要求OEM合作伙伴直接從ARM購買許可證,并根據OEM產品的銷售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否則從2025年起將無法獲得兼容ARM架構的芯片。該舉措可能會對未來芯片廠商獲得ARM授權的方式產生重大影響。
據全球生物防御網10月26日消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資助密蘇里大學(MU)800萬美元,用于擴建其國家豬資源與研究中心(NSRRC),以幫助治療患有轉基因豬所顯示的相同疾病的人類。豬在遺傳和生理上與人類更相似,是研究影響人類疾病的非常好的生物醫學模型。NSRRC是美國各地科學家研究影響人類的各種疾病時使用的轉基因豬的首選來源。擴建后的設施將具有極高的生物安全協議,以確保將器官從豬安全轉移到人類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該擴建項目預計將于2024年2月開始建設,2025年夏季完工。
據USAID官網10月27日消息,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發布為期八年的2023-2030年全球結核病(TB)戰略。結核病是世界上主要的傳染病手之一。該戰略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USAID的24個結核病優先國家的結核病發病率降低35%,將結核病死亡率降低52%。通過該戰略,USAID將與全球合作伙伴一起努力擴大結核病檢測、護理和治療創新,并培養地方自主性,以維持有助于預防大流行病的結核病項目。
據生物谷公眾號10月28日消息,空軍軍醫大學宣布多器官多組織聯合移植術獲得成功。為更好地解決多器官衰竭難題和多器官多組織移植需求,中國科學院牽頭成功開展世界首例基因編輯豬-猴同期多器官、多組織聯合移植,實現了異種多器官多組織移植零的突破。移植手術于10月16日實施,歷時14個小時結束。研究團隊通過獲取1頭基因編輯豬的肝臟、心臟、腎臟3個臟器,以及角膜、皮膚、骨骼3個組織,分別為4只受體猴同期實施肝腎聯合移植、心臟移植、角膜和皮膚移植、骨骼移植。截至10月28日,4只受體猴及移植器官、組織存活良好。
據生物世界公眾號10月29日消息,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團隊利用CRISPR-Cas系統成功在患者來源細胞系和小鼠模型中糾正CTLA-4功能不全導致的免疫缺陷。CTLA-4有助于控制免疫系統的活性,目前CTLA-4功能不全的標準治療方法是骨髓移植,但具有較高風險。該團隊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定位并“剪切”有缺陷的CTLA-4基因,再使用腺相關病毒載體(AAV6)遞送修正過的CTLA-4的cDNA序列,通過同源重組修復的細胞DNA修復機制將其“粘貼”到特定位置。該治療技術通過直接糾正患者的T細胞,從而改善CTLA-4功能不全的許多臨床癥狀,比骨髓移植的毒性小且更簡單。這種糾正基因突變的方法也可以適用于其他遺傳疾病,為天生患有免疫遺傳病的人帶來新希望。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
據medgadget網10月27日消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科研團隊生物打印出具有復雜血管系統的乳腺腫瘤模型,可幫助了解人體免疫細胞與實體瘤的相互作用。該團隊使用誤吸輔助生物打印技術將腫瘤球狀體等工程細胞構建體精確沉積到凝膠基質中,創建出一個具有可循環代理脈管系統的腫瘤模型,并在模型附近沉積腫瘤球體。CAR-T免疫細胞療法是通過基因改造獲得尋找和破壞腫瘤的能力的一種先進療法。研究人員將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引入構建體中,可通過該模型了解腫瘤對該免疫療法的反應。該模型為安全和準確評估實驗性療法提供了一種工具,為了解腫瘤生長、轉移、擴散以及與人體細胞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研究平臺。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
據國際能源網10月28日消息,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2022年新加坡國際能源周宣布啟動《新加坡國家氫能戰略》,指出新加波將發展氫能源作為主要脫碳途徑,以實現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戰略指出,氫能將在電力部門脫碳、減少工業排放和可持續的生產、海事和航空業脫碳等領域起到重要作用,但當前氫能發展面臨部署成本高、供應鏈不成熟、安全性有待驗證等不確定性。對此,新加坡將采取分階段使用氫能的措施以實現其目標,包括密切監測不同氫載體和終端應用的技術發展;進行長期土地和基礎設施規劃;加大力度,開展更多的“探路者項目”等支持處于商業起始階段的先進氫能技術;加強國際合作,建立低碳氫供應鏈;加強勞動力培訓,使新加坡人具備在氫經濟中發展所需的技能和知識等。
據環球網10月29日消息,俄羅斯國防部表示,英國皇家海軍官員參與了日前針對“北溪”管道的的策劃和實施。對此,英國國防部在其推特上發文否認并指責俄方稱,“俄羅斯國防部正兜售規模宏大的虛假說辭”。
據藍海星智庫10月18日消息,在近日于俄羅斯阿爾漢格爾斯克舉辦的第10屆“北極項目—今天和明天”國際論壇期間,俄羅斯北方機械制造廠展出了03660型蛙人運載器“杰森”號的模型。該運載器排水量15噸,水下作業時長12小時,速度3節,深度可達2250米,可用于天然氣輸送基礎設施勘測、深海結構物組裝、大深度海床地質勘探等。“杰森”號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訂購,于2022年6月開工建造。
據廣海局10月28日消息,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和挪威北極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人工智能卷積神經網絡法和人工智能技術(AI)來分辨海冰和海水,可有效提高海冰測量精度,實現北極全年的海冰觀測和預報。過去,衛星遙感可以測量冰層厚度,但無法區分正在融化的海冰和海水,因此這項技術只在冬天全部結冰時有效應用。此次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可全年實現北極海冰厚度和位置的觀測,進而更好地預測未來氣候變化。
據藍海星智庫10月28日消息,菲律賓國防部近日對法國艦船裝備集團提供的CONTRALTO魚雷防御系統進行了交付前檢查,標志著法國艦船裝備集團與菲律賓海軍2021年12月簽署的采購合同達到重要里程碑節點。CONTRALTO系統包括威脅反應模塊、發射裝備和“旋律”(Canto)誘餌等。威脅反應模塊可以識別來襲魚雷信號,綜合考慮艦艇平臺的速度、規避能力、當前海況等因素,計算最佳規避路線并部署誘餌發射。“旋律”誘餌能夠360度無死角發射自適應聲信號,覆蓋來襲魚雷的主/被動探測頻段。
據廣海局10月28日消息,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NOC)下屬的海底機器人實驗室(AutoSub)正在通過海洋基礎設施生態自動化評估項目(AT-SEA)開發自動化技術,旨在將遠程Boaty McBoatface型自主潛水器(AUV)用于油田報廢的調查工作。據悉,AUV在試驗過程中將從海岸出發,到達北海北部的兩個廢舊油田,收集海水、污染物和生物數據,同時監測海水中的碳氫化合物含量,并拍攝海底圖像,大約10天后自行返回。在此過程中,AUV可以自動拼接拍攝圖片,制作海底地圖,指示海底構造和海洋生物。同時,AUV還將前往已有氣體泄漏的海域,測試它是否能及時發現泄漏點。AUV返回后,研究團隊將對獲取的數據與使用常規船舶收集的數據比較,評估其可靠性。NOC研發人員表示,該技術有可能改變未來海洋調查的方式,提高海洋環境信息的數量和質量,降低調查成本和風險,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據flyingmag網站10月30日消息,美國“平流層發射”公司Talon高超聲速飛行器原型機完成首次試飛,完成了高超聲速飛行器與載機適配狀態下的氣動載荷測試。該公司正在開發Talon系列飛行器作為高超聲速飛行的試驗平臺,速度可達6馬赫。該公司計劃在2023年測試其首個高超聲速飛行器產品TA-1,向政府和商業客戶提供高超聲速飛行服務。
據Militaryleak網站10月29日消息,美國空軍第507空中加油聯隊在俄克拉荷馬州延克空軍基地成功完成核作戰準備檢查(NORI)。該檢查主要在部隊核生成和使用兩個方面進行了測試、評估、戰備檢查和比較程序,以全面審核該部隊核支援能力。該部隊指揮官邁克爾·帕克斯表示,此次檢查確保了該部隊在執行空中加油、空運和訓練任務時的核支持能力,為響應國家緊急作戰要求提供支持。
美國維珍軌道公司與加拿大NorthStar公司達成合作,將發射第一顆NorthStar太空態勢感知衛星
據SpaceNews網站10月30日消息,美國維珍軌道公司與加拿大NorthStar公司將于2023年中旬共同發射第一顆NorthStar太空態勢感知(SSA)衛星。據悉,該衛星是美國Spire公司生產三顆NorthStar衛星的其中一顆,也是Spire公司“太空即服務”商業模式的一部分。NorthStar公司計劃部署一個由24顆NorthStar衛星組成的星座,將衛星以三顆為一組放置在八個軌道平面中,提供地球靜止軌道和地月空間物體跟蹤服務。
據Space網站10月28日消息,美國SpaceX公司利用“獵鷹9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65批53顆“星鏈”v1.5衛星。本次發射后,SpaceX的“星鏈”衛星發射數量達到3558顆。目前,大約有3286顆“星鏈”衛星在軌運行。SpaceX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表示,本次發射是SpaceX公司2022年的第49次發射任務,將繼續增加SpaceX公司的消費級、高速率、低延遲的低軌互聯網網絡能力。
據烏拉爾聯邦大學網站10月27日消息,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UrFU)和俄羅斯科學院烏拉爾分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中傳輸電子的新型材料,該材料將顯著降低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成本。富勒烯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最搶手的電子傳輸材料,但由于其存在形態穩定性和光吸收低的問題且難以改變電子特性,導致其合成難度大、純化成本高。該材料雖然攜帶電子的能力比富勒烯略差,但其合成簡單,且其光學、電化學和電子特性很容易改變,為進一步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提供了可能性。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新化學雜志》(New Journal of Chemistry)上。
據TechXplore10月27日消息,日本東京理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基于聚酰亞胺薄膜的柔性流量傳感器,該傳感器基于微機電系統 (MEMS) 技術設計,并允許集成以同時測量壁面剪切應力和流動角。為了提高流體機械的效率,研究人員需要對曲面上的近壁流動進行表征,以抑制這種流動分離。該傳感器可以在不干擾周圍氣流的條件下輕松安裝在曲面上,對曲面上的高速氣流進行高效測量,具有在工業規模流體機械中廣泛應用的潛力。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隸屬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號,致力于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