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17 05:48:57 人氣:
但在運輸中也存在,拋灑滴漏、超速超載、隨意傾倒建筑垃圾等違法亂象,不僅影響市容環境,還給市民出行安全帶來了較大安全隱患,給市民留下野蠻的粗獷的印象。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回應民生訴求。
日前,市城管執法局 、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 、 市公安局交管局聯合出臺了《2022年南昌市建筑垃圾和散裝物料處置運輸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以科技化、信息化為手段,通過建設和運用“建筑垃圾和散裝物料處置運輸在線監管系統平臺”,達到強化源頭管控、加強聯合執法、監控車輛運輸、規范行業管理,達到服務便民、規范管理、封閉清運、分類處置、綜合利用的工作目標,使該項工作進一步規范有序,著力打造“南昌品牌”。
東湖區、西湖區、青云譜區、青山湖區、紅谷灘區、新建區、灣里管理局、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昌高新技術開發區、南昌縣、進賢縣、安義縣建成區。
從事施工工地工程渣土建筑垃圾處置運輸的車輛必須納入平臺實施名錄企業準入機制,并按本方案實現全流程審批和管理;
從事混凝土攪拌車運輸散裝混凝土的車輛必須納入平臺實施名錄企業準入機制,但不實行本方案的全流程管理,完成備案進入名錄后,直接在線上報送運輸線路,運輸車輛、運輸量、運輸時間即可實施運輸,接受平臺在線管理。
運輸砂石、煤炭、居民裝修垃圾、 開云 開云體育平臺工業原料、廢棄渣料等散裝物料,易對運輸途中造成環境和道路污染的車輛,待條件成熟后一并納入。
將市級原有的由市、區兩級城管、交管、公安、住建部門組成的聯合整治隊伍,整合更名為“建筑垃圾和散裝物料處置運輸聯合審批執法工作小組”,進一步配足執法人員、規范辦公場所、落實執法裝備、執法車輛和經費保障。工作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城管執法局。
充實線上管控功能,對原“建筑垃圾處置管理信息平臺”由南昌市城市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改造為“建筑垃圾和散裝物料處置運輸在線監管系統平臺”。進行流程再造,增加線上申請建筑垃圾處置證、建筑垃圾運輸單、名錄企業準入受理等功能;完善進出土工地視頻監控、車輛行駛路線、消納地點等全流程實時監管功能;對違規違法行為進行統計、記錄、分析,配置線上警告、鎖車、限舉、限速等功能;執法部門同步實施線上監管。市、區兩級相關部門配備平臺監控人員、落實專門工作場所、實行全流程人員值班值守。
合理配置建筑垃圾運輸企業及車輛數,破解建筑垃圾運輸企業和車輛準入難和運量不足等問題。對現已進入名錄并考核良好的運輸企業,其現有名錄外車輛,可優先納入企業名錄;對已備案并安裝終端的企業車輛,經審核后,納入企業名錄。安裝的終端必須符合現行建筑垃圾和散裝物料處置運輸在線監管系統要求。
新增運輸企業和車輛,必須通過網上申請,市城管執法局和市交管部門進行核準后,按計劃增補錄入企業名錄。運輸企業名錄實時更新,并在網站公布。
2022年全年車輛數總量控制在4000輛內,申報數超出車輛計劃的先進行備案儲備,以后將根據實際需求實時調整。
以上4000輛總量專指建筑垃圾運輸車輛。裝修垃圾和散裝物料運輸車輛不在總量控制范圍之內。另行辦理相關手續和安裝監控設備。
進一步擴大建筑垃圾和散裝物料處置運輸管控區域。從2022年6月1日起,南昌市城區建筑垃圾和散裝物料處置運輸管控區域為:生米大橋、沿江南快速路、富山大道、斗柏路、澄湖西路、向陽路、蓮塘中大道、昌南大道、天祥大道、艾溪湖南路、瑤湖西大道、瑤湖大橋、東大道、航空城大道、滁槎老街、富大友路、英雄大橋、豐和北大道、金山大道、港口大道、梅林大街、志敏大道、昌西大道、工業大道、灣里大道、竹山路、招賢大道、洪崖路、樂祖路、天寧西路、梅嶺大道、昌西大道、320國道、西站大街、龍虎山大道、撫州大街、九龍大道、南龍蟠 開云 開云體育街、贛江南大道、生米大橋合圍區域(不含合圍道路),面積約為400平方公里,進賢縣、安義縣自行確定管控區域。
依托建筑垃圾和散裝物料處置運輸在線監管平臺和南昌市政務服務網,推行建筑垃圾處置證網上辦理。由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通過建筑垃圾和散裝物料處置運輸在線監管平臺或南昌市政務服務網(簡稱“網上”)進行申請,網上填寫申請表、上傳工地相關手續、建筑垃圾處置方案,選擇名錄內實時在線的運輸企業,并與企業簽訂的運輸合同等;由住建部門對工地出入口沖洗設施、視頻監控、進行核驗;由交管部門和城管部門對運輸線路、運輸企業、車輛及駕駛員以及消納場地進行核驗。審核通過后,網上核發南昌市建筑垃圾處置證,不得進行轉包或使用名錄外企業和車輛。
進出土工地取得南昌市建筑垃圾處置證后,由施工單位或運輸企業根據運輸需要,網上申請建筑垃圾運輸單。同時進出土工地在住建部門指導下落實“四不開工”“四不出門”。運輸單申報主要包括運輸單位、運輸車輛、運輸時間、運輸路線等內容,運輸企業和車輛必須是名錄內企業和車輛。經城管和交管部門核驗后,網上派發運輸單。運輸單位做出規范運輸的承諾,運輸期間必須按照核準的運輸企業和車輛進行運輸。
按洪府廳發〔2017〕60號《關于進一步做好全市建筑垃圾及散裝物料運輸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建筑垃圾運輸時間每日21:00至次日6:00。同時按照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2017年12月13日下發的《關于擴大貨運機動車禁止通行范圍的通告》規定,貨運機動車每日7時至23時東到昌東大道、南到昌南大道、西到楓生快速路、北至玉屏東大街至富大有路合圍區域內禁行。
為破解建筑垃圾全天運輸時間短,運輸效率低及噪音擾民等問題,交管部門對規范守法的運輸企業,適當放寬非中心城區的限行時間,限行時間由每日7時至23時調整為7時至21時。對特殊情況涉及民生工程和重點工程需要白天運輸,嚴格采取審批制辦理相應通行證。
市、區兩級繼續強化由城管、交管、公安、住建部門組成的聯合審批執法隊伍。配足審批執法人員、規范辦公場所、落實執法裝備、執法車輛和經費保障。
具體職責:一是按照建筑垃圾和散裝物料處置運輸在線監管平臺設定的流程,嚴格備案、、審批。二是加強在線小時值班,以問題為導向,重點檢查進出土工地、快速路、跨江橋梁,突出打擊工地無手續運輸、偷倒亂倒、污染路面、車身不潔等違規違法行為;三是落實聯合懲戒。按照《關于對城市重點領域揚塵污染違法違規行為實施聯合懲戒的通知》精神,加強聯合執法、信息共享,強化與交警視頻監控系統的科技應用,及時通報違規車輛信息,定期組織開展聯合行動;四是做到嚴管重罰。對違規行為實行“一車三罰”,采用依規處罰、約談、警告、停運整改、失信懲戒等處罰形式,有力震懾各種違規行為。
突出抓好進出土工地、運輸企業的車輛管控。一是嚴格進出土工地核準手續。進出土工地必須嚴格按程序和要求進行核準,重點對行駛線路、消納地點、運輸企業及車輛、沖洗平臺建設、監控設備安裝等情況進行把關。二是落實進出土工地監管。工地進出土嚴格落實“四不開工、四不出門”的要求,工地監管人員認真履責,重點監管車輛派工手續、車輛密閉和車身整潔等。三是規范運輸企業車輛出場管理。運輸企業車輛需集中停放,停車場應設置沖洗設備,出場前應沖洗干凈,做到車身整潔出場。四是規范運輸車輛管理。規范建筑垃圾和散裝物料運輸車車身外觀(包括顏色、標識等),不得非法改裝。對非法改裝進行整治,開云 開云體育平臺車輛經過非法改裝的,由交通運輸部門收回、停發相關證書,城管部門不予辦理運輸手續,交管部門依法處罰,確保運輸車輛全密閉設備完整。
強化屬地責任意識,充分發揮考核導向作用,調動各縣區建筑垃圾處置管理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
一是規范縣區考核考評。修訂完善《2022年建筑垃圾和散裝物料處置管理工作考核方案》,對各縣區建成內建筑垃圾和散裝物料處置管理工作考核實行每月考核、通報,并將各縣區考核成績納入全市城市精細化管理考核內容。二是落實運輸企業及車輛退出機制。每月對《企業名錄》內運輸開云 開云體育企業和車輛的違規違法行為進行統計,達到退出條件的依規退出。
1.牽頭全市建筑垃圾和散裝物料處置運輸管理工作,做好聯合審批執法工作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
3.做好城區外主要國、省道運輸車輛超載管理和執法工作,參與各城區治超辦領導的路面治超聯合執法行動,依法查處發現的車輛非法改裝行為。
4.通報運輸企業、運輸車輛和駕駛員違法違規情況,聯合相關部門實施聯合懲戒。
建筑垃圾和散裝物料處置運輸管理工作,要對癥開方,精準施策。離不開政府多部門協調聯動、常抓不懈。要以繡花精神充分利用法治化、市場化、智能化的手段,堅持問題導向,才能不斷提高币游app下载安装的城市管理水平,讓币游国际环亚的城市管理既有力度同時也不失溫度。